成都福寿康:家庭支持个案分享,点亮老人记忆灯塔——构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我国的认知症老人也不断增加,其照护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家庭支持对老人生活质量的维系有着尤为关键的影响。
基于认知症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社区认知症老人家庭个案需求迫切,成都福寿康组建一支由社工+医生+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团队,采用深度访谈、半结构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分别在青羊区黄田坝街道民安社区、青羊区光华街道清水河社区和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怡湖社区展开了一系列家庭支持服务。在双向代际支持视角下,发现老人在指身体、心理、社交方面面临着问题、挑战,需求回应具有迫切性;老人的家庭照护者照顾老人具有时间、精力、认知等方面问题。
家庭支持系列服务:
主要是协助家庭成员深入了解认知症老人的体验和感受,以共情之心与老人相处,妥善回应其情感需求;动员家人/照护者一起学习照护方法,搭建照护者支持网络与组织照护经验分享;链接医疗/养老资源,普及目前出台政策解决经济困难家庭的问题,如申请长期照护保险等。根据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个案,为认知障碍老年人家庭提供定期寻访、持续跟踪服务。
理论分析: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该模式强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包括内部心理、外部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这三个方面。在此个案服务中,社工通过服务对象内心想法、态度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环境的改善两个方面入手,致力于重建两者之间的平衡。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而学习的内容是次要的。因此,人本主义提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发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为目的。
理论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自环境的挑战。社工通过提升家属对认知障碍知识的了解和对案主的照顾技巧,同时促进案主家庭和社区邻里对案主的支持系统,让其更好地应对案主及家属的照顾问题。
案例分享:青羊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黄田坝街道民安社区家庭支持个案案例。
(一)案例背景
案主基本信息:
侯婆婆,现年88岁,居住于成都市成飞122小区,与90岁的老伴石叔叔共同生活。石叔叔存在听力障碍,并且正在接受慢性病的化疗治疗,日常主要由侯婆婆照顾。侯婆婆自身健康状况也不佳,她的右眼视力退化,有直肠癌的病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二老在感知觉、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定向执行能力上出现了轻微衰退。这些健康问题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下降,行动不便,减少了外出与人交流的机会,侯婆婆的性格也因而变得更加内向。
(二)案例问题及需求分析
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身体疾病较多,容易陷入忧虑情绪中;邻里关系生疏,缺乏朋辈关系的支持,导致性格较为内向;家里两位老人都是高龄老人,家庭照护压力大,缺乏具体指引。
社会工作者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从案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着手,为侯婆婆家庭提供喘息服务,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挖掘其自身优势,增强权能,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服务目标
1.运用健脑游戏,设计融入记忆力、协调力、专注力等游戏的特点,从而锻炼如认知、计算、定向、逻辑等方面的功能,起到延缓认知功能衰退,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关注自身需求,减轻压力,通过提供个案服务为服务对象进行心理援助—情绪疏导,减轻照护压力。
3.加强社会支持,提升服务对象照护老人的能力,例如提升对疾病的认知、与老人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为其链接多资源平台,为服务对象增能,帮助服务对象和家人建立支持网络,增强社交支持。
4.缓解焦虑情绪,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减轻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服务计划
建立专业关系,评估服务需求。社工、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去服务对象家中探访,社工为服务对象展开个案工作。个案初期,社工和服务对象交谈,建立互相信任、接纳的良好关系。通过与服务对象交流,收集服务对象相关资料,了解其具体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心理情绪。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情况,进行具体需求分析,制定服务计划。
1.链接多方资源,对服务对象/家属开展家庭支持服务。
2.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3.提供个性化认知训练,缓解认知衰退速度。
4.协助案主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发动社区以及周边的邻居关心关注案主的生活及情感需求。
服务过程
第一阶段 收集案主基本资料,建立专业关系。
首次家访中,社工借案主家中的老物件及其老伴的参军背景成功打开话题,顺利开展初次访谈。在摸清案主基本情况后,社工详细介绍了即将进行的介入服务内容,并让案主选取所需的家庭支持服务项目,双方共同规划服务方案,签署服务同意书,确定了下次访问日期。
第二阶段 持续跟进服务,为案主及家庭提供支持服务。
家庭支持团队持续入户上门开展血压血糖测量、认知干预训练、照护技能培训、营养指导和健康指导等系列家庭支持服务。医生为案主及老伴进行血压、血糖检测,普及日常护理知识;心理咨询师提供情绪疏导等服务;营养师为案主及家庭提供健康饮食营养指导等。
第三阶段 日常关怀陪伴,提供情感支持。
日常跟进案主的身体健康及心理情况,上门与老人聊天,帮助老人处理紧急问题,提供情感支持。帮助案主缓解焦虑与不安的情绪,改善案主负面情绪。
第四阶段 构建社会支持网,协助建立友好关系。
鼓励案主积极参与早期干预小组活动,以此为契机结识朋友,增强社交圈。特别组织开展“爱的推门”活动,鼓励案主关注并讨论现代邻里关系,强调在当前社会中,维护良好人际关系对提升老年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建立和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技巧。同时,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效沟通技巧,包括交流、倾听及表达,旨在促进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效果初步评估
在社工的引导下,案主回顾了接受服务前后的变化,感慨良多。以往,案主与老伴因子女不在身边而常居家闭门不出,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主动交到朋友,甚至获得大家的帮助。通过个案服务,案主的精神状态大为改善,生活不再仅限于室内电视娱乐,转而主动开放家门,邀请邻居到家中参观自己的屋顶花园,经常互相串门,分享食物,与邻里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社区组织与案主形成稳固的帮扶关系,甚至不局限于案主一人,将社区其他需要帮助的居民也纳入其中,在社区内形成互助模式。
(七)总结反思
由于认知症病情特点,服务对象无法像普通的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一样参与服务计划的制定,社会工作者需要代服务对象做出部分决定,难免面对“案主自决”的伦理困境。面对特殊的服务对象,要对伦理原则做灵活把握,把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作为第一原则。思考如何培养长期的志愿者或链接专业的社会服务资源介入,满足服务对象的长期需求,使服务延续下去,将更加有利于保持和提升服务效果。
下一步,成都福寿康将继续携手各方资源力量,不断深化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将关心关爱传递到社区中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缓解认知障碍家庭的照护压力,增强社区中长者生活幸福度,加强社区凝聚力,全面营造健康、舒适、友爱的社会氛围。
关于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
认知障碍老人照护,一直是困扰不少家庭的难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为了让社区的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四川省成都市开展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列入成都市民政局2023年—2025年重点落实八大民生实事之一。全成都23个区市县在市民政的指导下,陆续开展该项目试点工作。
2023年成都福寿康承接了青羊区光华街道清水河社区、黄田坝街道民安社区、以及青白江区大弯街道怡湖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在社区内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
延伸 · 阅读
- 2024-11-12升级540°全景影像及座椅,入门车型直降3000元,2025款锐界L超值上市
- 2024-11-071
- 2024-11-06分支机构 | 2024年肺部肿瘤规范化诊疗学术沙龙成功举行
- 2024-11-062024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毛发医学分会炎症性皮肤病与头皮疾病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 2024-11-06分支机构 |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心理行为医学专委会2024中西医结合睡眠心理疾病研讨会
- 2024-11-06守中医之正,创中医之新薛医堂和誉盛堂中医药服务简述